美丽新世界(观后)


向往美丽,但不求新世界(《美丽新世界》观后)

最早开始读的是乔治·奥威尔的《1984》,而后在尼尔·波兹曼的《娱乐至死》中读到了关于两者的对比,一段时间后,才在余裕中读完了奥尔德斯·赫胥黎的《美丽新世界》。之所以将这三本书列出来,是我觉得三者都在一点上极为相似——即“个人意志与集体宣传的关系”。

正如那考场作文中已用烂的话“如今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。”新生活日新月并,早已超出了奥威尔和赫胥黎们的想象,眼前无时无刻都在经受着色彩,图像,文字的刺激,从倍速播放到播客兴起,快节奏的生活压得每一个人都无法闲宁地喘上一口气,讯息,数据,焦虑不绝于耳,有时候甚至想,真主安拉的“无符号化”思想是不是早已预料到如今的困境而产生的了。

相比起《一九八四》中的暴力洗脑,如今的社会更像朝着《美丽新世界》中所描述的那样发展。此处暂且不论书中关于善与美的定义,单从宣传与娱乐还有个人思想角度说,人们接受着大量低质量讯息,沉溺于低质量的快乐中,逐渐丧失了思考新事物的能力,成为只能被动去接受,而无法主动去获取的“垃圾筒”。

真正的美,是由磨砺和付出而构成的,否则则为低级趣味,在信息茧房中固然安逸舒适,但却不现实,只有现实的认请才会产生美,从悲剧的痛苦中产生悲剧美,从千锤百炼中收获坚毅美,从对真理百折不挠的过程中体会真理性美,这也是《美丽新世界》冲野人所高呼的:“我不要舒适。我要上帝,我要诗歌,我要真正的危险,我要自由,我要美好,我要罪恶。“

正如一句话“你所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。”集体所属的宣传机器无疑是愚民而独裁的,在小说中,独裁者为了人们更易于掌控,利用的使是宣传力量使低级趣味泛滥,在不断的明示与暗示中改变一个人的思想,这是可怕且值得警视的。

个体思想的独一无二,往往会在集体无意识中所淹没,这是《乌合之众》中的观点,在电影《浪潮》中亦然,在最近一部二战电影《波斯语课》中,则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无声之恶,无作为之恶。也正如著名的“史丹佛监狱实验”所得出的结论,在群体权威下,每一个人都可以胜任奥斯维幸集中营的看守。群体对“孤独”的人总是残忍的,纵使孤独的人有多么高尚的人格,在群体而言亦不过是离经叛道的呆子,从中,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悲剧,哥白尼的不甘,“右派”帽子被扣得死死的人,在“文革”中因此而受迫害的人,且不说其观念正确与否,但这无疑证明了个体思想于集体无意识前的渺小与弱小。但个体精神上的伟大是“乌合之众”所无法比的。赫胥黎也说:“天国存在于一个人的意识中,而不存在于乌合之众的集体无意识中。”古往今来,群体所造就的唯有盲从的悲剧,战争的罪恶与无知的过错,而个体的思考却使人类理性的思考,辩证地看待,以求发展与进步。

三个方面,娱乐与宣传;高级趣味与低级趣味;个体意志与群体无意识。每一个都是《美丽新世界》中所体现的,这比《一九八四》和《娱乐至死》所表现地更加丰富与全面,也是值得去深深反思与品味的。在如今这个丰富而多彩,危机与机遇并存的世界中保持清醒,不沉溺于犬马声色低级趣味,去做那理性的痴从,始终做自己,不忘初心。这似乎是老生常淡人生鸡汤,但真真正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?

我何往着美丽,但不求那新世界的“美丽”,我索求的是不完美的美丽,尽管会走弯路,绕远路,甚至在求美之路上到不了终点,但只有实际走过,才知行程道上,亦有绝胜美景,错过可惜。


Author: DavidYR
Reprint policy: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used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CC BY 4.0 reprint polocy. If reproduced, please indicate source DavidYR !
  TO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