围城(观后)


围城随论

引言

买来这本书有三年多了,长时间地放在书架上吃灰,过意不去,先前读过几次,却被絮叨的描述劝退,而今再读,便一头扎进去,废寝忘食般读完了,像吃牛筋肉,肉已吞没,筋却越嚼越是滋味。没想到四十年代的人如此贴近当代。甚至觉得自己就是方鸿渐,生活中的各色人物对号入座就有赵辛楣,董斜川之类的人了。

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

标题引自鲁迅,却是钱老笔下的终局。方鸿渐“学成”归国,抱有一番理想,却到最后难以生计,无处可归,令人唏嘘。这仅是短短两年的故事,连方鸿渐自己都无法释怀自己两年前还是和苏文绔,赵辛楣平等的,而今却是云泥之别。

“鸿渐郁勃得心情像关在笼子里的野兽,把墙壁狠命地撞、抓、打,但找不到出路。”全书下来,“找出路”这词出现了尤为多次,方鸿渐(下文简称方)不停地为了生计找出路,上海点金银行经理、湖南三闾大学教授,上海报刊编辑,到最后的失业,又向往去重庆政府谋一份差事,往往复复中,陷进了逐渐堕落的深渊。而方换工作的本质是好的——糊口;不给家族丢脸;想步入青云,成就一番。

有句话说“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。”看完《围城》后,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。方鸿渐性格差么?不差。连钱老在书中都评价方这个人值得去交朋友,他不会背地里挖墙脚,也不会勾心斗角,与知心朋友在一起总能敞开心扉,尽情谈笑。他懂得交友交际,有梦想,表面上总能令人感到光鲜亮丽,他说话圆滑,不结仇,不记怨,还有点痴情。这么一个人,难怪会引起鲍,苏,唐,孙的好感。究竟到底,问题根源在生存环境。

方那如镀金一般的留学身份,是因虚荣买来的,为了这一身份的虚荣,方撒下一个又一个谎,又为了这些谎言而疲于奔命,终日惶恐,在社会的泥泞中游离到底。他有梦,却是白日梦,苏文绔说他志大才疏;赵辛楣评价他虽不讨厌,但毫无用处;连爱他的孙柔嘉到最后也说“本领虽没有,脾气很大”。方的虚荣,着实令自己后怕,仿佛像影子般跟在所有人后面,不禁觉得钱老写得深刻而现实了。方到最后醒悟时,也全然无路可走了,因为生存环境如此,无法改变,最苦痛也莫过于此吧。

结而离,离而结,没有了局

“结婚犹如被围困了的城堡,城外的人想冲进去,城内的人想逃出来。”作为本书的书眼,这句法国谚语广为流传,围城,给人以压抑,悲剧,死亡的印象,冥冥中暗示爱情与婚姻。现代社会甚至给这种现象命了名为“围城效应”“围城心理”云云。也想如今的旅游景点,大众戏称“花钱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去呆一阵子”反复如此,成为一种效应也不足为奇了。方找工作也是出于这种心理,总想着出人头地,冲上云霄一览众山小,却忘记了世间正由众小山组成,为此疲于奔命,倒陷入了被众高山围困的山谷中。

写爱情和婚姻,是《围城》的精华之所在,方在书中的一段说教有意思: “这好像开无线电,你把针在面上转一圈,听见东一个电台半句京剧,听见西一个电台半句报告,忽然又是半句外国歌啦,半句昆曲啦,鸡零狗碎,凑在一起,莫名其妙,可是每一个破碎的片段,在他的广播里,都有上下文,并非胡闹,你只要认定一个电台听下去,就了解他的意义。我们彼此往来也如此,相识不深的陌生人。”这就是结,偶然间相识,促成恋爱,但又无功而返,去羡慕婚前生活,最后堕入婚姻的网里,进入爱情的围城,方与孙就此结婚,这是刚回国时的方想都不敢想的。即便与孙结婚已不尽方的意,但仍如围城一样,被外人所羡慕着,“辛楣看他们只定一间房,偷偷别着脸吐了吐舌头,上山回亲戚家里的路上,一个人微笑,然后一个人皱眉叹口气。”读到这时,感触颇深,围城的世界,又是多么常见。

有话说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”又说“城外的人想冲进去,城内的人想逃出来”两者在某一层面上是互通的,书中的方家,家道中落,愈加衰败不堪“方一向和家庭习而相忘,不觉得它藏有多少仇嫉卑鄙,现在为了柔嘉,稍能从局外人的立场来观察,才恍然明白这几年来兄弟妯娌甚至父子间的真情实相,自己犹如蒙在鼓里。”辛辣又悲哀,自认为最纯真的归所,别人想进来,自己想离开,入围城,出围城,当作为外人时,却发现自己在更深的围城中,看不见外面,如井底之蛙,所知甚浅,令人同情。

更深一点来讲,予认为所谓围城,就是蒙着双眼摸物体,自己认为是一个样,想摘下眼罩看个明白,来证明自己的正确,却又怕自己的错误,而外人却看得明白,却不明白蒙眼者的自我满足,就想去体会一番蒙眼的感受。往复如此,围城中有无数个围城,眼迷头昏,使人迷茫又无所适从了。在无所适从中,发生了“找出路”发生了“结而离”“离而结”也发生了悲剧与讽刺,同情与无奈,最后向命运妥协任由被围城的失败失意打击,

这是个困局,亦是个循环。方与孙结婚后,感情不和,却早已疲于分离,得过且过在争吵中,方离家出走,孙亦然。书中最后一段写得尤其意味深长“渐渐这镊子松了,钝了,他的睡也坚实得镊不破了,没有梦,没有感觉,人生最原始的睡,同时也是死的样品。”方已经无梦了,他无路可走了,在围城中彻底放弃了挣扎。

·

·

·

·

·

·

原文写于2019.9.27


Author: DavidYR
Reprint policy: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used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CC BY 4.0 reprint polocy. If reproduced, please indicate source DavidYR !
  TOC